2032年全球光电市场规模将达到253.1亿美元
2024-02-28
行业新闻
Yoyo
104

近日,根据全球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发布的一份市场报告称,全球光电子市场规模2023年为73.1亿美元,到2032年将超过253.1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2.48%。该市场的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防领域投资的持续增长、医疗和医疗设备投资的增加,以及全球各国政府对智慧城市项目的大力投资等因素。

光电子市场动态分析

驱动因素:汽车工业不断发展

使用电子元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动力传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这些部件主要助力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进行通信、检测信号和管理其运行等任务。在车辆中使用这些部件是为了提高安全性并改善车辆性能。对此,现代车辆配置了传感器等电子元件。预计不断增长的汽车行业将在预测期内推动光电子市场的扩张。

受限因素:光电产品成本高

光电产品比普通产品更昂贵,这往往是阻碍市场扩张的障碍之一。由于 LCD 屏幕比 LED 屏幕便宜,客户可以为光电产品选择合适的替代型技术。与普通产品相比,更换备件的成本更高。因此,成本可谓是光电子市场增长的限制因素。

机遇: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

光电技术在内窥镜治疗和手术中的应用有望取得积极进展。此外,光电子技术还被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的脉搏血氧测定、血液诊断和牙科诊断等领域。由于医疗保健和技术的融合,光电子行业存在大量的发展机会。因此,预计光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在预测期内推动市场的增长。

市场细分

全球光电子市场可根据器件类型细分为LED、传感器、红外元件、光耦合器、光伏电池、显示器等。其中,传感器板块将在预测期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该领域的增长归因于汽车、制造、航空、医疗保健以及船舶等各个垂直行业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传感器,包括光电二极管、光学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

以汽车行业应用为例,传感器在制动和牵引力控制、安全气囊系统以及避免碰撞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传感器能够持续向系统控制单元提供数据,测量车轮的速度和制动力,从而确保驾驶安全。这种趋势预示着传感器在不同垂直行业中的关键应用将在预测期内推动市场的蓬勃发展。

根据器件材料,全球光电子市场可分为磷化镓、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硅锗和磷化铟等。其中,氮化镓板块将在预测期内主导市场。该领域的增长得益于其诸多优势,如降低能源成本、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高的开关频率和更低的系统成本。例如,氮化镓器件更高的开关频率使得在电源电路中使用更小的电感器和电容器成为可能,从而显著减少重量、体积和费用。这种技术革新为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垂直行业,全球光电子市场分为消费电子、汽车、航空航天与国防、IT与电信、食品与饮料、医疗保健、能源与公用事业、住宅、工业、商业等。预计消费电子行业将在预测期内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该细分市场的增长归因于对智能手机、电视、冰箱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例如,2022年9月,印度电子产品出口额达20.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99%。手机、IT 硬件(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消费电子产品、工业电子产品和汽车电子产品是该行业的主要出口产品。根据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的愿景,到 2026 年,印度电子工业出口额预计将达到 1200 亿美元,该趋势为市场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域分析

Precedence Research预测,亚太地区将在未来主导市场。该地区的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是其快速扩张的关键驱动因素。除此之外,光电器件在智慧城市项目、尖端技术如虚拟和模拟现实、大数据、物联网(IoT)以及智能工业电器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亚太地区不仅是半导体元件的主要生产地,这里还汇聚了众多关键的光电企业,如Rohm、索尼(Sony)、瑞萨电子(Renesas)、三星电子、松下、滨松光子和夏普等。

中国电子行业的迅猛增长得益于消费者对智能设备、虚拟现实和无人机的持续高涨需求。就智能手机而言,其产量已从2012年的2.372亿部迅速攀升至2017年的9.012亿部。同时,根据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国内汽车产量将突破3500万辆,无论从年销量还是制造产量来看,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而在欧洲,由于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预计该地区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显著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欧洲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超过15%,每售出五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以上为电动汽车。该趋势无疑为该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激光界订阅

免责声明:凡网站注明来源非本网站的作品和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