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4月21日 - 4月27日)
—— 全球激光技术市场,激光推进系统,碳化硅激光切片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会,星间激光通信……
2024-04-29
行业新闻
145

行业动态

全球激光技术市场规模到2029年预计达到 295亿美

根据海外市场调研机构称,预计2024年全球激光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 200 亿美元,到2029年将达到295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 8%。医疗保健领域对基于激光的解决方案的需求激增,微型和纳米设备的产量不断增加,基于激光技术的材料加工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基于激光应用的不同技术的采用越来越多,例如激光雷达(LiDAR)、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这些都是推动激光技术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激光加工工艺和技术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制造、电气/电子/半导体、新基建等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同时,高端装备、汽车、航天航空、消费电子、新基建、海洋装备、新能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生物医疗、国防等终端用户行业的快速扩张,极大推动了对激光切割技术的诉求,进而推动了激光切割市场的增长,尤其是光纤激光切割机和数控激光切割机等产品。

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发出激光推进超高速静音潜艇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中国科学家们宣布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激光推进系统,有望开启潜艇技术的新时代。这一颠覆性技术摒弃了传统的推进轴和螺旋桨,转而借助先进的激光脉冲和纤细的光纤,生成与商用喷气发动机相当的惊人推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葛教授团队表示,通过引入一种独特的机制,成功以可控方式聚焦和引导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从而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把激光转化为推力的效率提高了三到四个数量级。这一创新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高能激光从比头发还细的光纤中发射,通过海水的蒸发产生被称为“超空化”的气泡。研究团队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利用这种向四面八方扩散且极具挑战性的爆震波,为潜艇提供特定方向的驱动力。届时,中国潜艇和鱼雷等水下武器技术将会成功逆袭,并拥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同时,该项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民用船舶领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民用船舶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南京大学推出碳化硅激光切片技术

近日,南京大学成功研发出大尺寸碳化硅激光切片设备与技术,标志着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加工设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切割技术中的高材料损耗问题,还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对推动碳化硅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大学的技术团队采用激光切片设备,显著降低了材料损耗,并提升了生产效率。以一个20毫米的SiC晶锭为例,传统线锯技术能生产30片350微米的晶圆,而激光切片技术能生产50多片,甚至在优化晶圆几何特性后,可以将单片晶圆厚度减少到200微米,从而使单个晶锭生产的晶圆数量超过80片。在市场应用前景方面,大尺寸碳化硅激光切片设备将成为未来8英寸碳化硅晶锭切片的核心设备。

未来3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近日,毕马威中国发布《智慧之眼:开启汽车感知新时代》的汽车传感器市场观察报告。报告显示汽车传感器市场正迎来重大结构变革,其中车载激光雷达将从2020年的零规模,激增至占汽车传感器市场近三成份额。未来三年,国内车载激光雷达市场预计有数十亿美元的增长空间。

报告预测,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零规模激增至2030年的1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0%;占比方面,预计2030年将占全部汽车传感器市场的29%,在主流汽车传感器中跃升至第二。国际咨询机构ICV此前发布的车载激光雷达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车载激光雷达中国市场规模达1.63亿美元,以44.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并预计在2027年有望超过50亿美元。华创证券2022年底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2.6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69.4亿美元。

我国超远距离星间激光通信技术再获突破

4月24日,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获悉,近期,该公司将星间激光通信距离扩展至2000公里,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时效性。

今年年初,长光卫星完成我国首次星间激光超高速通信试验,已完全掌握星地、星间激光高速通信技术,成功建立了空间高速激光数据传输网络试验系统。这项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卫星影像的传输效率,为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近期,长光卫星又成功将星间激光通信的距离从500公里扩展至2000公里。这一关键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时效性,为商业航天的繁荣发展带来新动能。

企业动态

金橙子2023年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1%

4月22日,金橙子发布财报称,2023年公司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2.4万元,同比增长8.05%。2023年,是金橙子登陆科创板迈上新发展阶段的开局之年,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激光加工控制系统产品,实现收入共计1.52亿元,占全部收入的69.01%,毛利率为71.36%;激光系统集成硬件实现销售收入3954.39万元,同比增长32.29%;高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实现销售收入2501.57万元,同比增长23.64%,实现全品类稳步增长。

2023年,金橙子在保持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同时,积极向新能源动力电池、航空航天、光伏等更高端应用领域拓展,在多个应用领域,如硅片划线、圆盘飞行清洗、圆盘飞行焊接、玻璃切割钻孔、大幅面联动拼接等,为客户提供了高性能的激光加工解决方案,并达成多项合作。

“制造用万瓦单模及高脉冲能量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4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制造用万瓦单模及高脉冲能量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武汉召开。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高我国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材料器件的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实现先进制造成套装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配套,全面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支撑先进制造产业发展。

项目由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针对制造用大功率光纤激光重大需求,研究非线性效应和TMI抑制新方法,开发圆形改性双包层增益光纤,抑制光致暗化、提高泵浦吸收和非线性阈值;研究大功率高脉冲能量光纤激光器所用的增益模块与高功率隔离器,及系统的高效散热及整机集成技术;实现万瓦单模和大功率高脉冲能量工业光纤激光器批量稳定制造,支撑和服务国家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

西北最大超快激光器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近日,卓镭激光对外宣称,其西安子公司完成搬迁、扩产。新场地总面积近6000 m2,其中千级光学实验室近3000 m2。西安卓镭作为卓镭激光第一个成立的子公司,经过8年发展,团队已达近百人规模。除研发、工程化及批量生产制造职能外,还兼具运营、销售、售后及管理等综合职能。此次乔迁新址,预计可提升年产3000台激光器的能力,将使西安卓镭成为卓镭激光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超快激光生产基地。

卓镭激光成立于2014年。发展十年来,该公司长期坚持国内与海外市场并重的业务策略。同时,卓镭践行探索国家关于产学研协同发展相关政策。2024年4月初,卓镭激光联合实验室和北京大学举行了揭牌仪式。联合实验室将围绕强激光驱动质子刀,超短超强激光装置国产化等领域展开深入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发展。

百超中国60KW切割机“潍坊站”交付完成

近日,百超中国60000W激光切割机交付仪式暨现场品鉴会分别在潍坊鑫源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和青都国际大饭店举行。百超迪能D-Soar Plus G60000W特高功率高速光纤激光切割机搭载了与瑞士百超联合研制的切割头,拥有独特的防镜片污染设计和优越的热管理设计,可以确保实现长期稳定且不间断的生产加工;超高的60000W激光功率可以轻松切割各种厚度和尺寸的工件。经过长时间的实测,空气切割20mm碳钢可达10m/min,空气切割60mm碳钢可达1.4m/min,能够实现200mm厚碳钢氧气切割,且端面光滑。空气切割不锈钢与40kW相比,在50mm-70mm厚度上速度可提升233%-350%。

百超中国销售副总汪清表示,今后,百超中国会继续坚守“品质就是社会责任”的质量方针,积极探索激光切割技术,精准赋能客户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技术前沿

上光所在利用不同激光损伤测试协议评估薄膜光学元件抗激光损伤性能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研究团队,在利用不同激光损伤测试协议评估532nm薄膜偏振片的抗激光损伤性能和损伤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1-on-1、S-on-1和Raster scan激光损伤测试协议对532 nm薄膜偏振片在不同偏振态下的抗激光损伤性能进行评估。利用电子束蒸发制备的薄膜偏振片在P偏振光下的损伤阈值显著低于S光。通过损伤形貌表征,样品在P偏振下的损伤主要为由基底与膜层界面的结构缺陷引起的平底坑和由熔石英亚表面损伤引起的贝壳状损伤,而且这两种损伤都非常稳定。在S偏振光下,S-on-1的损伤阈值低于1-on-1,出现累积效应的影响。两种偏振光下的Raster scan零损伤阈值都是最低的,说明对于薄膜偏振片,缺陷密度和膜层质量是影响其抗激光损伤性能的关键限制因素。


免责声明:凡网站注明来源非本网站的作品和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