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报告征集中 | 2024中国(苏州)光子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激光加工产业论坛
2024年7月10-12日,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中国(苏州)光子产业科创联盟和苏州市光子产业联合会将在苏州举办“2024中国(苏州)光子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激光加工产业论坛”。本届大会以“光子+”赋能产业应用为核心,结合苏州新型工业化应用优势行业,搭建智慧汇聚和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光”子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嫁接与融合的新途径和新模式,触发光子产业与优势领域双循环。
目前,光子+产业赋能相关专题论坛报告仍在火热征集中。专题方向包括: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医疗、半导体、光芯片、光电子先进测量技术与测试设备、海底通信与探测、知识产权等。有意向在会议中做报告的单位或个人,可与会务组联系;报告征集截止时间:6月15日。
6月19日北京见|激光表面工程技术与再制造论坛
由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激光表面工程技术与再制造”论坛将于6月19日在2024中国北京数控机床展览会同期举行。论坛将围绕激光表面工程技术与再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产业面临的挑战等话题,邀请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分享案例,为这种极具前景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路线出谋划策。
行业动态
激光加工专委会秘书长陈超一行到访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调研交流
6月5日,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秘书长陈超等一行到访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调研交流。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杨晓珍接待了一行。
期间,陈超一行参观了瓯江口校史馆和光电制造学院,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科研实力和发展情况。在座谈会上,杨晓珍指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和科技创新,今后希望持续深化与专委会的合作,共同推动光电制造行业的技术发展;陈超随后介绍了专委会近年来开展的相关工作,并分析了目前全国激光行业发展态势。他强调,激光加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专委会也将持续促进“产学研用”平台建设,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学校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促进激光产业快速发展。在交流环节中,双方还围绕共建激光产业学院以及发挥全国光电专业联盟作用等话题作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重点研发专项“超短脉冲激光五轴振镜旋切加工头研制及应用”项目启动
6月4日,由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负责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激光与增材制造”重点研发专项“超短脉冲激光五轴振镜旋切加工头研制及应用”项目启动会暨动员会在大族激光全球生产基地召开。
该项目由大族激光牵头,大族思特、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三家单位共同参与,主要面向高温合金、CFRP等难加工材料打孔、开槽开展五轴振镜旋切加工头及其超短脉冲激光五轴联动旋切加工装备的研发,以解决航空发动机、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难加工材料精密、高效制孔、开槽的难题,对实现核心部件及整机与工艺技术国产化、解决难加工材料精密制孔、开槽装备禁运“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完成后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光所研制的三款激光器搭载于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由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制的三款激光器(测距模块固体激光器、测速模块光纤激光器、三维成像模块光纤激光器),作为相关敏感器(激光测距测速敏感器、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的核心组件,搭载在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上,在落月过程中三款激光器由远及近陆续开展工作。
这三款激光器继承了嫦娥系列激光光源的关键技术,完成了测距、测速、成像多个场景的激光光源需求,提供多个维度的信息,为嫦娥六号着陆器最终成功着陆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达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目标又向前迈进了关键一步。
企业动态
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百米主楼封顶
6月1日,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的标志性建筑——高达百米的26层主楼正式封顶,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整体项目进入全新建设阶段。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占地308亩,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项目整体预计于今年年底竣工,2025年3月全面投产使用。届时,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将成为集高功率激光切割机和自动化设备,光学元器件及核心部件、工业软件以及智能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激光产业园。同时,这里将成为一座自由、开放、创新、共享的梦想之城,汇聚全球激光产业的精英人才、先进技术以及产业链,共同推动激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指高端船舶智造项目,华工科技与新能船业签订战略协议
近日,华工科技与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签订船舶智能制造产业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智能船厂建设展开合作。新能船业是一家专业从事LNG、电能等新能源船舶制造和船舶修理的现代化造船企业,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建成后,具备年造新能源船舶400艘、修船100艘的生产能力,带动船舶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系统等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百亿级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从船舶行业智能产线的投产,到全流程智能工厂的签约,华工科技以激光装备和全链路数字管理为核心,根据船舶制造企业个性化需求推出客制化方案,加速实现船体构件激光智造整体解决方案和高端船舶绿色智能化技术的协同升级,持续激发高端船舶建造市场新活力。
总投资50亿!这家公司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项目签约落户
近日,德州天衢新区管委会与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总投资50亿元的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投资协议。双方将引进激光雷达、半导体激光器、光收发器件等自动化生产、检测及辅助系统等设备,项目预计今年6月底开工建设,建设期18个月。
砷化镓作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在光电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其电子迁移率高,砷化镓激光器能够产生高频、高速的激光脉冲。在半导体衬底领域,先导科技集团砷化镓衬底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近年来公司开始布局传感芯片、光电器件等产品研发制造,以垂直整合模式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实现我国高端精密激光雷达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据悉,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建成后,不仅为现有英望手机、恒芯电子等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还将助力德州形成从材料、外延、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器件模组到终端应用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技术前沿
中科院半导体所在高性能电泵浦拓扑激光器研发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相关团队在高性能电泵浦拓扑激光器研发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创新性地引入表面金属狄拉克拓扑腔(SMDC)设计,将拓扑腔制备于表面金属层,保留有源区的完整性,为实现高功率输出提供了足够增益,从而解决了有源区刻蚀限制电泵浦拓扑激光器功率提升的问题;利用SMDC与有源区之间的强耦合作用,在低有效折射率差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吸收边和拓扑腔参数设计,实现了鲁棒的拓扑带间模式工作,并在不同结构参数的拓扑激光器的鲁棒单模激光光谱和远场模式中得到了验证。
由于SMDC设计未破坏有源区且SMDC结构具有高面辐射效率,该器件实现了150毫瓦的单模面发射峰值功率。此外,该器件具有涡旋偏振远场,通过引入相位调制,在保持拓扑激光器涡旋偏振特性的情况下,获得了对称性可调节的远场。该工作为高性能电泵浦拓扑激光器研发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海外来风
Fraunhofer IWS开发创新激光工艺连接CFRTP飞机部件
近期,弗劳恩霍夫材料与光束技术研究所 ( Fraunhofer IWS) 在“新型生态飞机建造概念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作为欧盟Clean Sky 2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由欧盟清洁航空计划运营的“多功能机身演示器(MFFD)”项目旨在评估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飞机机身结构中的潜在应用,其目标之一是利用热塑性塑料的可焊性作为机身的组装技术,以减少机械紧固件的使用。
在该项目的框架下,IWS研究人员采用CO2 激光技术首次成功实现了大体积热塑性飞机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长缝焊接。相较于传统工艺手段,这种创新的CONTIjoin激光焊接工艺省去了大量机械连接元件和材料的使用,从而显著降低了由热塑性复合材料制成的主体外壳的重量。这标志着采用新型热塑性高性能材料制造飞机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