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务院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加速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设立的奖项,代表了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荣誉。
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承担的“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激光制造是全面提升制造业中切割、焊接、表面改性和增材制造等的颠覆性技术,充分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高效、高精、智能制造的迫切需求,广泛赋能于机械装备、汽车船舶、新能源等国家支柱产业。
项目第一完成人闫大鹏
华工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闫大鹏教授团队通过多年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展了基础理论、核心材料、关键器件、工艺方法、智能产线等创新,攻克了增益光纤拉曼效应和光致暗化抑制、半导体激光泵浦源波长锁定、光纤合束输出光束质量提升等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开创了圆形改性光纤激光器技术体系,自主研制近百种自动化生产、工装和检测设备,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全国产化光纤激光器智能生产线,实现了6大类200多个品种工业光纤激光器规模生产,年产能20万台,规模产能全球最大。近三年项目团队研发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龙头企业如华工激光、大族激光、比亚迪等1500余家国内用户应用35余万台,并出口至国外知名企业如瑞士百超、德国Innotech公司等500多家国外用户(包括“一带一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5万余台。
专家鉴定“取得了多项原始性技术创新和突破”,“圆形改性增益光纤等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授权发明专利180件,国际标准3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2项,软著107项,专著1部,SCI论文77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实现了我国工业光纤激光器从0到1、从1到100的自主化国产化,产品性能和质量与国外比肩,价格大幅下降(如国产12kW/10万左右),彻底改变了我国激光制造用工业级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被国外垄断或禁运的局面,促使激光器、激光装备和激光应用分别进入百亿、千亿和数万亿市场,深刻改变了全球激光产业竞争格局,有力支撑了国家重点领域发展(航天、航空、汽车、船舶、新能源、核工业等),引领我国工业光纤激光器和激光制造装备跨越式发展,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