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10月13日 - 10月19日)
—— 2024大湾区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及应用技术大会,原点智能开启智造新篇章,金橙子,手持激光焊……
2024-10-21
行业新闻
224

热点关注

11月27日,深圳见 | 2024大湾区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及应用技术大会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将联手香港讯通集团于2024年11月27日在深圳举办“2024大湾区国际激光智能制造及应用技术大会”,同期举行2024年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11月26-29日)。

本届大会将重点围绕刀具模具、金属加工等领域的高端精密加工需求,以各种难加工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为切入点,深度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探讨激光清洗、激光熔覆、激光合金化、激光退火等表面强化与复合技术如何结合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赋能产业换新,推动先进“光”制造技术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和应用。

image.png

企业动态

原点智能全激光智造基地启用暨新品发布会开启智造新篇章

10月18日, 原点智能“全激光”智造基地启用仪式暨新品发布会圆满举行。该智造基地占地面积达2.8万平方米,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原点智能基于“全激光制造”理念,通过建立光学控制体系,如同打造一把神奇的光刀,能够“精雕”复杂零部件,突破硬脆难加工材料和极端空间尺度的高效、高质、低损加工行业技术难题。生产管理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全激光智能制造技术和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生产环节都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场,原点智能发布了新产品——“智光全能工匠” Micro 3D L530V超精密五轴飞秒激光加工中心。该产品主要针对中小型部件模具及模具纹理的精密加工,配备了飞秒激光器,并采用3D视觉实时扫描图像系统和CAD−CAM全数字化流程软件, 实现了复杂曲面的高精度加工,耗时大大缩短,且应用场景广泛。

同时,当天还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仙湖论剑”圆桌技术论坛。原点智能首席技术官钱代数博士;英国皇家工程院李琳院士、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主任张庆茂教授;中南大学极端服役性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齿轮精准设计制造方向负责人唐进元;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王军;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级教授高航共6位专家学者围绕“全激光制造的机遇与挑战”分享各自领域的见解和最新研究成果,碰撞出科技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为原点智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方向。

重磅!这一激光大厂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名单的通知》,江苏联赢激光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UW/33PPM 方形铝壳焊接成套装备」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该名单,标志着公司产品在省内重点产业领域已达到强链补链、自主可控的领先水平,为区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典范。

此次入选的「UW/33PPM 方形铝壳焊接成套装备」搭配联赢 UW-Y2600M脉冲复合焊激光器,能够根据不同工件和焊接要求进行优化焊接;同时,该产线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激光焊接技术,可以有效确保电池生产环节的焊接质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研发、应用首台(套)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既是实现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的有力手段,也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径。

金橙子中国研发总部封顶

10月18日,金橙子科技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金橙子中国研发总部大楼顺利封顶。这一盛事不仅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象征着金橙子科技在激光行业领域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金橙子中国研发总部封顶仪式上,董事长吕文杰先生发表了感言。他指出,金橙子一直承载着成为激光行业“光束传输与控制专家”的使命与愿景,研发总部的顺利封顶标志着公司将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去展现实力与担当。他强调,金橙子将持续聚焦海格力斯柔性智能制造平台、第三代智能控制系统、五轴振镜和数字振镜等先进激光加工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计划总投资5亿元!宏石激光北方总部基地即将竣工

为更好地服务全球市场用户,继泰国制造基地开业投产之后,宏石激光持续扩张全球智造版图,位于山东济南的北方总部基地即将于11月中旬盛大竣工。宏石激光北方总部基地计划投入自有资金5亿元,计容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2024年全球落地的最大规模激光切割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北方总部基地建设有研发技术中心、智慧展示中心、智能化生产车间、办公及生活中心等,规划年产能达3000台。建成投产后,企业合计年产能将突破10000台,生产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不仅充分保障了全球业务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新增订单需求,同时将大幅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更好地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实现更高效的产品交付和更优质的服务,为全球工业智能制造发展注入新动能,加速未来工业世界的到来。    

行业动态

2023年全球手持激光焊接机市场规模约为5.2亿美元

2023年,全球手持激光焊接机市场规模约为5.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4.2亿美元,2024-2030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50%。销量方面,2023年全球手持激光焊接机销量约为8.5万台,预计2030年将增至29.9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9.55%。

手持激光焊接机在工业领域显示出显著优势。与传统电弧焊相比,它节能高达80%~90%,加工成本降低约30%。由于其高效能、灵活性和简便操作,手持激光焊接机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电子及家电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全球手持激光焊接机市场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主要受到制造业自动化需求增加、轻量化材料应用扩大以及激光技术不断进步的驱动。随着各行业对高效、精密焊接的需求提升,尤其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和医疗设备领域,手持激光焊接机愈发受到青睐。

“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2024年理事大会日前举行

10月16日,“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2024年理事大会在光谷举行。成立1年来,该联合体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发挥政府统筹、产业聚合、企业牵引、学校主体作用,引导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为武汉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将全面推进“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建设,推动联合体高校、企业成员共同开发教材课程,组建教师团队,建设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共享平台,开展订单班、技能培训班等,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各类关键要素集聚融合,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全国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光谷“样本”。

激光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北京经开区落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北京融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自身技术和团队优势,合作开展激光通信、标校和测量等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研究。现场,由双方携手共建的激光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

“激光通信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而我国在该领域还有许多关键技术亟须攻关。聚焦国内星地传输,随着卫星技术不断进步,其探测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当前广泛应用的微波通信难以满足海量卫星数据的下传需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主任黄鹏介绍了联合实验室成立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联合实验室进行激光通信的前沿技术研究,让更多的卫星数据驶上星地通信的‘高速路’。”

技术前沿

西安交大在激光诱导Ag纳米线高精密微纳焊接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梅雪松教授、崔健磊教授团队与香港大学陆洋教授团队基于Ag纳米线在激光辐照下的纳米聚焦和局部等离子体增强特性,成功获得了与基体材料相当的具备高电学及力学性能的Ag纳米线互连接头,从而有效地解决纳米尺度热源控制和焊接效率的问题。

在激光诱导下Ag纳米线接头间隙处会产生很强的局部等离子体增强,尤其是当存在纳米粒子簇或尖锐的凹面结构时,会导致尖端局部能量集中。通过阴极发光技术对Ag纳米线接头纳米间隙中局部等离子体共振特征研究,并结合理论模拟系统地分析不同激光参数诱导下的Ag纳米线接头局部多物理场耦合调控机理,从而实现纳米焊接间隙中的纳米级热源控制。另外,通过进一步结合不同激光焊接能量下Ag纳米线的原位焊接界面特征及理论模拟,可以进一步获得其焊接和拉伸过程中的界面原子行为特征和演化过程。

上海光机所在46.9nm波段首次实现分束涡旋调控与干涉检测

近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张军勇副研究员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赵永蓬教授课题组和上海理工大学詹其文教授课题组,首次完成46.9nm波段分束涡旋调控与干涉检测的实验验证,为更短波长的结构分束调控以及软X射线阵列结构成像开辟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研究人员设计了用于波长46.9nm涡旋分束的改进型费马螺旋光子筛。在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46.9nm激光实验中成功获得两个拓扑荷相反的分束涡旋光斑,图1给出了46.9nm涡旋聚焦实验结果,图2显示了分束的两个涡旋光与参考光的干涉结果,单叉丝说明涡旋光的拓扑荷为1,叉丝方位角反映了涡旋光互为相反的手性。自支撑异形光子筛因为天然的镂空结构,特别适用于短波段的结构分束调控,这为未来软X射线分束涡旋调控与干涉、高次谐波阿秒光的结构调控与阵列传感成像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免责声明:凡网站注明来源非本网站的作品和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