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2025激光金耀奖申报开启!
2025激光金耀奖评奖活动的申报通道日前已开启,本届评奖将继续深化主题,创新奖项,同时将在颁奖典礼活动上对五届评奖活动做出阶段性成果总结。如何持续将这束神奇的“光”与更多新产业与新赛道做嫁接融合,是激光金耀奖正在不断深耕前行的方向。
第五届金耀奖仍将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这三大主要参评类目,评选出2024年度优秀的技术、产品及应用,并对五届评奖做出总结。申报周期为2024年12月5日-2025年1月5日,颁奖盛典设在2025年3月10日,与第十一届中国激光市场高峰论坛(上海)同期举办,最终评奖结果将在颁奖晚会上予以公布并颁发获奖证书。
申报网站为:
http://www.chinalaser.org/gla/index/index
行业动态
清华大学、大族激光等8单位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12月1日,由清华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d料”重点专项“高功率长脉冲绿光激光器技术”项目年度进展总结会议在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召开。项目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度亘核芯、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上海微电子集团、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凯普林光电、大族激光等八家国内优势单位共同承担。
度亘核芯董事长赵卫东博士表示,公司自创立以来,围绕半导体芯片和封装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以本项目任务的承接为契机,公司组织骨干力量开展全国产化高功率侧泵模块的技术攻关,在模块的一致性及LD效率等关键指标取得突破。公司未来也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高功率长脉冲绿光激光器的工程化乃至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业界首次!中国移动发布空芯光纤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举办了“中国移动空芯光纤技术成果发布及研讨会”,发布空芯光纤及传输系统重大成果。中国移动研究院自2018年起协同合作伙伴系统性研究空芯光纤及其传输系统,从基础理论、光纤设计、传输模型、系统方案到现网试验逐步攻克技术难题,采用四单元截断型双层嵌套结构,实现了一项国际领先的0.1 dB/km超低损耗和2.6万倍高阶模抑制比,并试验部署。
完成的两个业界首次包括:一是在深圳龙岗-东莞凤岗,基于空芯光纤完成160波×800G传输系统技术试验;二是在实验室基于空芯光纤完成S+C+L超宽谱同波长单纤双向377.6Tb/s百公里传输。同时,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在会上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光纤产业发展的倡议:成立超宽谱光纤技术推进小组,构建新一代超宽谱超低损光纤标准技术基础;面向下一代光通信,合力推进空芯光纤传输技术及产业繁荣与发展。
中科院承建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注入器获新突破
近日,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开启注入器束流调试并实现束流贯通。束流加速能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100兆电子伏特(MeV)。SHINE注入器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如VHF电子枪、高品质因数连续波超导射频加速模组等,采用了束流微聚束控制、束流测量和束团分配的多项关键技术,如控制能散的激光电子束加热器、测量束长的S波段偏转结构、分配束团的脉冲磁铁等。
电子枪发射的20皮库(pC)束团电荷量经聚束器加速后,首次进入超导模组段加速单元。经初步优化,束团电荷量为20pC、重复频率为10Hz、能量为100MeV的束流抵达注入器末端的45kW满功率废束桶,实现注入器束流贯通。目前,SHINE直线加速器工艺设备已全面进入加工制造和安装阶段,预计整个SHINE直线加速器将在2027年第二季度完成调束并达到验收指标。
“激光与半导体测试仪器仪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建设
近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公布2024年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的通知》,其中武汉普赛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普赛斯仪表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激光与半导体测试仪器仪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建设。
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是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立的创新平台,旨在推动湖北省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次获批设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代表着武汉普赛斯在激光与半导体测试仪器仪表领域的卓越实力得到官方认可,也标志着湖北省在推动激光与半导体测试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迈出重要一步。
企业动态
泰尔智慧激光与柏楚电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2月5日,泰尔智慧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柏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柏楚电子董事长唐晔,泰尔重工创始人、泰尔智慧激光董事长邰正彪,代表双方公司进行签约。此次合作双方将聚焦前瞻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围绕激光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重点技术难关,双方在技术课题研发、课题联合申报、产品开发、产品推广等方面进行联合研究,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
面对“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规划对智能制造提出的更高要求,柏楚电子与泰尔智慧激光的战略合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强强联合,更是对未来智能制造趋势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响应。双方将聚焦于激光切割、焊接、加工、智能工厂等领域,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
奔腾激光自动化产线出口日本
12月2日,奔腾激光温州工厂多辆大型货车一字排开整装待发。由奔腾激光研发生产的高功率高速激光切割自动化产线,经过日本客户15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严格验收合格后,今天装车发往日本。
这条激光切割自动化产线由3台BOLTVII—12kW的高速高精激光切割机、10层智能立体板材料库和全自动上下料装置组成。其核心大脑是奔腾激光自主研发的产线中控操作系统,它能轻松实现板材自动进出库、板材料库智能管理、板材智能上下料、切割头自动换喷嘴、自动巡边并快速切割等智能化作业,全流程动作无需人工干预。同时该产线还优化了安全防护设计,增强了安全生产措施。该产线的投产意味着传统钣金生产模式在激光自动化技术的推动下,正加快实现向生产流程全方位智能制造的转变。
中辉激光再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近日,苏州中辉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再次获得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公司将在未来3年内承担起中国独立自主的“高功率大能量紫外纳秒激光器”项目的核心研发任务。据称,该项目旨在以固体激光器实现对准分子激光器在显示半导体领域的替代,破解我国在此领域内从系统性技术封锁到关键器件的“卡脖子”风险。这也是中辉激光成立4年以来,第二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任务。
此外,中辉激光日前还正式中标“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千瓦飞秒激光器采购”项目,将在90天内,向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交付中国首台工业级与产品级的千瓦飞秒激光器,单脉冲能量可高达10 mJ,将再次刷新产品级超快激光器的全球行业记录。
先导激光氮化镓蓝光装备全链条国产化项目立项
12月5日,由先导科技集团旗下先导光电子事业部牵头的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氮化镓蓝光装备的全链条国产化开发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滁州市安徽省先进光电子材料及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召开。先导激光依托集团的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资源优势,专注于高性能激光光源及解决方案,在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以及智能激光装备领域快速发展,建立了材料、器件、模组、系统和整机五大平台能力。
据了解,该项目瞄准氮化镓蓝光激光产业应用需求,开展全链条高功率氮化镓蓝光加工系统装备的国产化开发及应用研究,实现氮化镓蓝光激光衬底、外延芯片、封装模组、加工装备及制造工艺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项目是推动国产化替代的重要举措,对安徽省乃至全国激光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前沿
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再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晶体材料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硼酸盐新型紫外、深紫外光电功能晶体的研究。该团队从影响深紫外相位匹配的根本因素出发,基于优秀的[B3O6]型的经典化合物β-BaB2O4(β-BBO)的结构,选择[B3O6]基团作为基本的功能基团,采用异价取代策略,在保证短截至边的前提下,用色散更小的稀土元素Sc和碱金属元素Rb来替代较重元素Ba,同时引入最大电负性的F元素进一步缩短截至边,成功获得了一例深紫外的稀土硼酸盐氟化物Rb2ScB3O6F2(RSBF)。
RSBF在结构上不仅继承了β-BBO中【B3O6】基团的共面排列,同时由于氟化稀土多面体的引入使得【B3O6】基团排列更加整齐。该结构平衡了三个关键的非线性光学参数,即大的倍频效应(1.4×KDP),合适的双折射率(0.088@1064nm)和深紫外的相位匹配能力(λPM=182nm),这使得RSBF有望成为下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